“倉東計劃”不僅希望把遺產保護好,還希望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生活環(huán)境保留下來。
倉東遺產教育基地成為人們了解僑鄉(xiāng)歷史文化的一個平臺,經常有人來這里參觀學習。
黃植良(穿白衣服者)在“倉東Talk”活動期間,和現(xiàn)場參與者互動。 倉東遺產教育基地供圖
伍健文(穿黑衣服者)在活動上講述纏枝花青花雙喜碗的故事。 倉東遺產教育基地供圖
????沒有講座課酬,還要自己負責來往交通費,但是,黃植良還是在周末不辭辛苦,從外地來到開平市塘口鎮(zhèn)倉東村。他還托人專門從美國的大學圖書館里借出廣東報業(yè)先驅、中國人最早編纂英漢詞典的學者鄺其照編寫的《字典集成》英語學習字典,并郵寄到倉東……????黃植良是鄺其照的外曾孫。在10月19日下午舉行的第九期“倉東Talk”活動中,作為主講人,他以“五邑華僑先驅——晚清改革家鄺其照”為主題,講述了自己所研究、了解的鄺其照及其對后人的影響?;顒訁⑴c者不僅了解到鄺其照在推動新式教育、社會進步等方面的貢獻,還深刻感受到鄺其照作為一名早期華僑社會改革家的家國情懷。
????自今年1月啟動以來,“倉東Talk”已經舉辦9期。包括黃植良在內,10余位來自海內外不同領域的學者、行業(yè)從事者、藝術家、非遺工作者等應邀作為主講人,與活動現(xiàn)場和線上參與者對話,一起分享、感悟僑鄉(xiāng)故事、文化遺產故事、華僑華人家族故事。
????倉東村,在江門眾多僑鄉(xiāng)村落中,并不是最突出的那個。然而,這里舉辦的文化交流活動卻吸引眾多海內外文化遺產愛好者、研究者、參與者,而且還是義務前來?!皞}東Talk”的成功,對江門市打造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有著怎樣的啟示?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嚴建廣(署名除外)
????A 從同仁分享到海內外鄉(xiāng)親互動
????今年1月,倉東遺產教育基地開啟了“倉東Talk”活動,并在當月舉辦了第一期。這是倉東計劃十五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盎I辦‘倉東Talk’主要因為過去15年來,有成千上萬的學生從不同國家、不同學校來到倉東,后又各奔東西。如今,回顧15年來倉東走過的道路,我們想邀請一些曾經的倉東人回來,與我們一起共話當年,分享倉東與他們之間的緣分。也許,他們的分享可以給年輕的學生和學者帶來思考。這是我們的初衷?!蔽逡卮髮W廣東僑鄉(xiāng)文化研究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倉東Talk”倡議者譚金花說。
????第一期活動的效果遠超預期?!皼]想到,那場活動竟然吸引50多位來自廣東各地,對遺產、對社區(qū)營造有興趣的同仁來到現(xiàn)場。這也給我們繼續(xù)舉行‘倉東Talk’增強了信心?!弊T金花說。
????而隨著活動的持續(xù)開展,參與“倉東Talk”的主講人和分享內容也發(fā)生了變化。參與活動的對話人中,有來自學術界的大咖,如第四期主講人伍穎華,是美國格林奈爾大學人類學助理教授、博士,第七期主講嘉賓余全毅,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教授、UBC圣約翰學院院長;有文化遺產愛好者,如第六期主講人之一伍健文是臺山市臺山玉協(xié)會會長,他對江門本土纏枝花青花雙喜碗頗有研究;有華僑先輩、華僑家庭、華僑家族史研究者,如第五期主講人余薇芳,她研究家族歷史數(shù)十年,并通過對家族史的研究,了解了大量北美華僑的歷史和故事。
????而這些主講人中,多數(shù)人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華裔。伍穎華博士是美籍華裔,林愛瑩是美籍華裔,余薇芳是加拿大籍華裔……對話主題也從主講人與倉東之間的故事,擴展至包括僑鄉(xiāng)故事、華僑華人家族故事、文化遺產研究教育傳播等。
????“‘倉東Talk’從同仁之間的交流平臺,逐漸發(fā)展為海內外鄉(xiāng)親互動的平臺?!弊T金花說。
????B 普通人視角里的僑鄉(xiāng)故事
????回顧過去9期“倉東Talk”的對話主題,講述家族、家人、個人的故事、經歷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第九期活動中,黃植良以“五邑華僑先驅——晚清改革家鄺其照”為主題,講述了自己所研究、了解的鄺其照及其對后人的影響。
????第五期活動主講人余薇芳是一位英文書籍編輯和教華僑移民英語的老師。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她從自己家族歷史和相關研究中了解了大量北美華僑歷史和故事。在當期活動中,她以“華僑家庭故事分享”為主題,講述了自己父母移民海外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
????第三期“倉東Talk”主講人林愛瑩,是江門市唯一一座藍色琉璃瓦祠堂——德循林公祠現(xiàn)任業(yè)主?;顒又?,她以“尋根之旅中的遺產重生”為主題,講述了家祠的修復經歷,以及家祠對她們家族和后人的影響?!皬闹簧韥淼浇T,到與參加祠堂修繕的朋友結下友誼,這段尋根之旅讓我對中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對自己的華裔身份感到自豪?!绷謵郜撜f,“德循林公祠留住了我們的‘根’。”而自從德循林公祠完成修繕并成為“倉東計劃”的第二個基地以來,林愛瑩和家人多次回國探親或參與相關活動,與家鄉(xiāng)的溝通更加緊密。
????在第九期活動中,一位現(xiàn)場參與者問譚金花:“他(黃植良)為什么講述家族歷史,他為什么會有興趣研究自己的家族歷史?”譚金花說:“在歷史的長河中,并非每個人的故事都那么突出。我們更多人是普通人,然而,歷史由無數(shù)普通人的故事構成,社會發(fā)展是無數(shù)普通人推動的,每個家庭都值得挖掘和研究。通過對他們的挖掘和研究,保存祖先留給我們的智慧。”
????“他們的家族、家庭、個人故事,和那些有巨大成就、影響力的家族、家庭、個人故事不能相提并論,但是,我每次聽到都特別感動。”多次參與“倉東Talk”的倉東遺產教育基地工作人員常浩說,“就像我們身邊很多人,他們雖然可能有貢獻、有付出,但是和‘大人物’相比,好像太普通,所以,其他人并不怎么知道。他們應該得到應有的評價。把普通人物的故事講出來,讓聽的人可以放在歷史的長河里了解,見微知著?!?/p>
????正如一位多次到現(xiàn)場參加“倉東Talk”的臺山聽眾所言,來“倉東Talk”,是興趣使然,無關職業(yè)、無關功祿,只是身為臺山人,想從另一個角度了解真實的華僑歷史,了解腳下這片土地以及祖輩遠赴重洋的那片土地。
????C 歷史研究與僑都建設的交融
????“僑”是江門最亮眼的名片。在《粵港澳大灣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江門被賦予打造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臺的使命。
????作為江門市委“六大工程”之一,“僑都賦能”工程提出,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國家平臺,提升“僑都”中華文化交流傳播功能。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江門市委、市政府提出,心懷感恩,立足江門、面向全國、放眼世界,更好凝聚僑心僑力僑智,推動“中國僑都”賦能升級,在聯(lián)系服務全球6000多萬名華僑華人中體現(xiàn)“僑都”擔當。
????“僑都江門與世界的聯(lián)系不僅有歷史上的聯(lián)系,還有當今的聯(lián)系。我們研究以前的人、以前的故事和以前用過的物件,就是為了了解前人的生活,從而更好地建立海外華僑華人對于故鄉(xiāng)的情感,建立他們對于故鄉(xiāng)的自豪感。”譚金花說,“‘倉東Talk’為僑鄉(xiāng)歷史研究與今日僑都建設的交融提供了一個平臺?!?/p>
????2015至2017年,伍穎華曾作為斯坦福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跟隨導師芭芭拉·沃斯教授到倉東村進行鐵路華工歷史文化項目的田野調查工作?!霸趥}東的研究逐漸激發(fā)了我對家鄉(xiāng)的濃厚興趣。我以家鄉(xiāng)的調研成果作為博士畢業(yè)論文,工作以后還帶領團隊回鄉(xiāng)開展研究,都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之根和體驗祖先的生活?!彼f。
????在“倉東Talk”中,伍穎華分享了自己和團隊關于北美鐵路華工的研究,證實北美鐵路華工對美國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她以親身經歷講述如何通過學術探索加強自身身份認同的過程,這份獨特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她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歷史的研究,讓我對自身身份有了更多的認同,我也希望通過自己對華僑歷史文化的研究,讓更多華僑華人后代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根之所在,樹立自豪感與歸屬感,從而更加自信?!彼f。
????D 在地文化建設與理論研究的互動
????在第八期“倉東Talk”活動中,作為主講人,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美國常春藤盟校之一)助理教授王佳靜以“美國洛杉磯華人移民的養(yǎng)豬歷史及其在排華時期的應對策略”為主題,分享了自己和團隊通過分析考古沉積物中豬牙齒上的微化石,研究當年洛杉磯唐人街的養(yǎng)豬方法,從生產方的角度,闡述“排華法案”時期,華工在遭受歧視、擠壓的社會中艱難謀生的故事。
????倉東遺產教育基地的一位工作人員回憶道,與之前的活動相比,第八期“倉東Talk”的參與者比較少。“也許是那次的主題太小眾了。但是,聽完她的分享,我們才明白她的研究多么有意義。她的研究方法給了我們這些從事文化歷史研究、遺產保育的人不少啟發(fā)。”譚金花說。
????王佳靜長期從事考古研究與田野調查,留學期間的見聞與所學,讓她敏銳地捕捉到利用殘留物進行分析的研究方法。她不僅率先在陜西米家崖遺址找到5000年前中國人釀酒的證據(jù),還在浙江橋頭遺址找到更早的證據(jù)——9000年前的中國南方也存在飲酒的習慣。
????“‘倉東Talk’不是紙上談兵,我們希望這是一個分享的平臺、交流的平臺。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推廣文化遺產保育的理念、方法,為江門本地研究者提供一個拓寬學術視野的機會,培育既扎根本土又有國際視野的僑鄉(xiāng)人文精神?!弊T金花說。
????在第七期“倉東Talk”中,余全毅分享了加拿大唐人街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經驗,: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在讀生余美鳳分享了數(shù)字媒體在展現(xiàn)加拿大華人故事方面的應用。第六期活動中,伍健文講述了他多年的收藏經歷,清晰梳理纏枝花青花雙喜碗的歷史,及其文化寓意等。
????在譚金花看來,“倉東Talk”也是一個在地文化建設與理論研究的互動平臺?!啊诘馗小囊馑际侨藗儊淼竭@里感受到自己的地方文化,感受到地方精神?!彼a充道。
????2009年,譚金花和團隊在倉東村開始建設倉東遺產教育基地,啟動“倉東計劃”,致力于探索適合中國傳統(tǒng)鄉(xiāng)村保育與活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并致力于文化遺產知識的傳播和人才培養(yǎng)。到今年,“倉東計劃”已實施15年。倉東遺產教育基地以民間力量為主,把自下而上的社區(qū)營造作為發(fā)展目標,充分發(fā)動社會各界,鼓勵公眾參與,形成遺產保護、遺產活化利用、遺產教育的共同體?!氨热绱謇锏男÷吩趺葱?、花怎么種等,都要聽取村民意見,不僅是把遺產保護好,還要讓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生活環(huán)境保留下來?!弊T金花說,“村民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
????15年來,“倉東計劃”團隊一直在通過各種遺產體驗和研究活動,面向社會播種遺產保育的種子。倉東遺產教育基地2015年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fā)亞太區(qū)文化遺產保護優(yōu)秀獎,2021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遺產中心評為“全球十大遺產教育創(chuàng)新推薦案例”。
????正是因為不斷探索學術研究的在地化和多元視角,倉東遺產教育基地吸引了眾多海外華人、外國友人、本地文化愛好者以及相關學術研究者的關注、支持。
????9期活動辦下來,“倉東Talk”的嘗試,讓譚金花和她的團隊發(fā)現(xiàn),學術在地化展示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持?!皝磉@里參加活動的嘉賓都有著共同的理念,都是義務參與。沒有交通費、授課費,他們仍愿意來,這讓我們看到了希望。我們相信,隨著更多人了解倉東、了解僑鄉(xiāng),會有更多人參與進來?!弊T金花說。